9月1日至2日,雨后的珞珈山云蒸霞蔚,涌动着热烈而清新的迎新潮。7400余名2025级本科新生、9800余名研究生新生怀揣梦想,从五湖四海汇入武汉大学,正式翻开人生的求知新章。红色拱门、蓝色帐篷与蓊郁绿树相映成趣;师生志愿者一路指引,一声声“同学盈鑫惠,这边走”,一次次行李接力,把初来乍到的新生稳稳迎进校园。
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黄泰岩、校长张平文等全体在校的校领导前往各个学部的迎新点,向新生与家长们送上“珞珈问候”,并向师生志愿者致以谢意,反复叮嘱工作人员:“手续要简、流程要快、服务要暖,让新生切切实实感受到学校的关爱。”
“从哪儿考来?”“宿舍看过了吗?”“给大学生活先许个小目标?”快门声与笑声此起彼伏,定格一张张青春面庞。校领导殷切叮咛新生们,“愿你们在珞珈山练就真本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青春奋斗融入强国复兴征程。”
各院系根据学科特色、学院文化等特点,设计了别出心裁、充满趣味性的迎新活动,准备入学礼包,用热情与真诚迎接新同学,精心为萌新们描绘着他们的“武大初印象”。
盈鑫惠
迎新现场,新生们的故事十分动人,拼凑出武汉大学2025级新生共同的底色:因热爱而汇聚,因梦想而同行。让我们循着他们的脚步,去聆听把个人坐标锚定在珞珈山的青春宣言——
在历史学院迎新点,田艳青和家人一同来报到。她成长在湖北省巴东县清太坪镇青果山村,从小患有成骨不全症(俗称“玻璃娃娃”),极易因轻微创伤而骨折,自她出生以来,经历了7次右腿骨折,多次接受钢板固定手术,屡次被迫中断学业。今年她考入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用十余年光阴践行着“自强”的真谛。黄泰岩对田艳青圆梦武大表示祝贺,对她坚韧不拔的意志和矢志不渝的追求表示钦佩,并勉励她学习进步、快乐成长,在珞珈山下继续追梦之旅。
生命科学学院迎新点,两位直博新生的科研履历颇有缘分——同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项目获得者。帅欣拟在博士阶段继续深耕自身免疫病的靶向干预;方浩瑜则计划将本科期间建立的脂肪肝防治拓展至免疫代谢疾病研究。两人不约而同地期待,“在珞珈山下的学术沃土中开启新的科研征程,为人民的健康事业尽一份力。”
机器人学院迎新点前,“天问”“远游”自研系列机器人与宇树、优必选、逐际动力的最新机型一字排开,机械臂轻转,细微的电流声添了几分未来感,引来新生和家长驻足。在学姐指导下,不少新生亲手操控,指尖触到前沿科技的温度。机器人学院新生王誉霏笑着说:“大学四年的方向一下清晰了。”
盈鑫惠
电气与自动化学院的报到桌前,排着一支五人小队:蔡鸿博、欧阳恒宇、石锦、余烜、柯欣妍。他们来自大冶一中高三(1)班,高中时就约好“一起到樱花城堡读书”,如今全部如愿被同一学院录取。五人递上材料、领取校园卡,将在珞珈山续写珍贵的同窗之谊。
在测绘学院迎新点,新生刘顺文正在报到。来自湖北省利川市毛坝镇跃进村的他,还有一个双胞胎兄弟刘顺武,今日也在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报到。这对双胞胎兄弟高中虽不在同一所学校,但他俩既相互竞争又彼此鼓励,最终双双来到武汉大学。双胞胎兄弟谈及未来的大学生活时,憧憬道,“我们将一起在珞珈山探索知识、参与活动,携手留下属于我们和武大的双倍精彩回忆。”
法学院迎新点前,付毅恒在父亲的陪同下开心地领取了新生大礼包。作为一名退役大学生士兵,服役期间,他曾多次参与抗洪救灾等重大任务,也在集团军比武中连续两年取得优秀成绩。关于新学期的展望,他希望能实现从“知道”到“理解”的学识转变,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结识一群志同道合的同窗好友。
第二临床学院迎新点前,本硕博连读的雷清剑熟门熟路办完入学手续。大三起,他随导师蔡林教授钻研骨科生物材料,已在JCR一区TOP期刊以第一或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4篇,申请发明专利6项。针对传统骨蜡不可吸收导致的术后感染、骨不连等并发症,他领衔的“骨骼创可贴”项目获第十四届“挑战杯”金奖,并已在多家三甲医院启动临床试验。他说:“期望能让基层患者用得起、用得好,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也写进健康中国的蓝图。”
本次迎新志愿者中涌现出许多2025级新生的身影——他们既是新生,也是迎新的中坚力量。其中,既有硕博连读的博士新生,热情为初入校园的同学们指引路线、答疑解惑,陪同处理紧急事务;也有刚刚踏入珞珈山的硕士新生,积极参与物资分装、运动与场地布置,用行动传递珞珈温情。水利水电学院强军计划新生唐浩博说道:“很荣幸从部队来到珞珈山求学。参加迎新志愿服务,让我在入学第一天就感受到了奉献的价值。希望未来在这里踏实成长、淬炼本领,在重返部队后为强军事业贡献武大人的力量。”
为了帮助新生们到“珈”如到家,学校精心准备,送上贴心服务——
上午九点,文理学部“微爱珞珈”迎新资助点前,山东德州来的弘毅学堂新生向东(化名)在母亲陪同下递上材料,几分钟后,365元生活补助和467元高铁车票报销同时办理。“先好好读书,再拿奖学金,让家里少操一份心,”向东说,“还没报到,在新生手册里读到‘微爱珞珈’介绍时,心里暖暖的,对武大校友油然而生亲切之感。”从2015年至今,“微爱珞珈”资助行动已持续11年,近2万名校友参加爱心捐赠,总金额411万余元,资助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超过6000人。
今年新启用的珞珈山公寓迎来首批入住的新生。研途党员先锋服务队、研究生会功能型党支部在门前守候,一趟趟帮搬行李、指路线;宿舍门口的报修点实时收集问题,维修人员随叫随到;崭新的上床下桌、独立卫生间,楼层公共活动室,以及快递站、校巴站、停车棚等配套一并就位,让新生们住得安心舒心。
梅园操场的大屏幕上,实时滚动着2025年迎新数据,新生抬眼便知有多少人与自己同期报到;新生通道、接驳车和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党员先锋队随时待命,为刚入校的同学们搭把手、指指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不仅准备了心理健康宣传手册,还将走进各学院,围绕“适应”主题开讲座,让“关照自己”成为新生入学的第一课。
庄牛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